空气污染中的微小颗粒 可能引发非致命性心脏病
发布时间: 2021-09-24
耶鲁大学医学院科学家发现,即使短暂的几个小时接触到常见空气污染中的超细颗粒物(UFP),也可能引发非致命性心脏病发作。超细颗粒物(UFP)的大小为100纳米或更小,由于UFP的体积小,单位质量的表面积大,并且具有穿透细胞并进入血液系统的能力,因此构成健康风险。在城市,汽车尾气是UFP的主要来源。
这项发表在《 环境健康视角》杂志上的研究,被认为是首次利用每小时暴露的颗粒数量、颗粒长度和比表面积浓度对超细颗粒物接触和心脏病发作的影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这项研究调查了2005-2015年超过5898名非致命性心脏病患者。将个体心脏病发作与心脏病发作时的空气污染超细颗粒物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一系列额外因素进行调整,如长期的时间趋势、社会经济状况等。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最终证实了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即空气污染中的微小颗粒物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脏病。由于超细颗粒物体积小,单位质量的比表面积大,能够穿透细胞进入血液系统,因此构成健康风险,在接触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情况尤其如此。
ENN 环境新闻精粹 2020年2月18日
- 2021/09/102021年“清洁美丽中国行”全...
- 2021/09/09关于举办“双碳”目标下重点...
- 2021/08/31《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
- 2021/08/25关于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
- 2021/08/19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少儿低碳...
- 2021/08/04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2021...
- 2021/07/30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2020...
- 2021/07/27关于举办2021“八喜杯”我的...
- 2021/07/21关于公布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
- 2021/07/20关于固废再利用创意设计大赛...